2011年,突尼斯一个小贩的自焚点燃了整个中东。这场被西方媒体包装成“茉莉花革命”的街头运动,最终演变成席卷阿拉伯世界的“阿拉伯之春”。但12年后再看,这场“春天”带来的不是民主自由,而是战乱、难民和破碎的国家。更讽刺的是,当年被推翻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去世时,曾高喊“民主万岁”的民众却为他举行了国葬。这场闹剧背后,究竟是谁在导演?
西方媒体说这是“人民觉醒”,中东民众说这是“美国阴谋”。2010年12月,突尼斯小贩布瓦吉吉自焚后,推特上突然涌现大量“革命指南”,教人如何组织示威、对抗警察。奇怪的是,这些账号IP大多来自欧美。更蹊跷的是,布瓦吉吉的真实背景被刻意美化——他根本不是大学生,妹妹也没上过学,但西方媒体却把他塑造成“寒门学霸被体制逼死”的悲情符号。当突尼斯总统本·阿里逃亡时,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欢呼:“这是互联网自由的胜利!”
这场“胜利”像瘟疫一样蔓延。埃及人照抄突尼斯剧本,30天赶走了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;利比亚人更狠,直接端着北约提供的武器把卡扎菲轰出了总统府。但讽刺的是,埃及人后来发现新政府比穆巴拉克还腐败,利比亚则陷入军阀混战。一位开罗出租车司机说:“我们以为推翻独裁者就能过上好日子,结果连汽油都买不起了。”与此同时,美国却对巴林的抗议视而不见——因为那里有美军第五舰队基地。
2012年,西方宣布“阿拉伯之春”胜利收官。但暗流早已涌动:叙利亚内战爆发,伊朗秘密派兵,俄罗斯暗中输送武器。最魔幻的是利比亚——卡扎菲的尸体被展览时,他生前斥资修建的非洲首条高铁正被叛军当废铁变卖。美国学者福山曾预言“历史终结”,但中东的现实却是:旧秩序崩塌后,等来的不是民主,而是更血腥的丛林法则。
2015年,剧情惊天反转。俄罗斯突然出兵叙利亚,用轰炸机教欧美什么叫“降维打击”。曾被西方捧为“自由战士”的反政府武装,被曝出吃人肉、贩卖器官。更打脸的是,美国力推的“白头盔”组织被抓包摆拍化武袭击,连奥斯卡奖得主的纪录片都被扒出是剧本演出。此时中东人才醒悟:所谓“革命”,不过是大国博弈的真人秀片场。
如今叙利亚停火了,但90%的医院被炸毁;利比亚“民主选举”了,但两个政府还在互扔导弹。美国耗资万亿的“民主改造”,最终换来中东反美联盟的壮大——俄罗斯重返中东,伊朗坐拥“什叶派之弧”,连土耳其都敢和美国叫板。而当年那些举着智能手机上街的年轻人,要么成了难民,要么加入了极端组织。
西方总说他们的民主套餐包治百病,可送到中东就变成了鹤顶红。他们用“自由”当诱饵,用社交媒体当鱼钩,钓上来的全是战乱和难民。最绝的是,等鱼塘炸了,他们还能甩锅给“专制传统”。这套操作堪称21世纪最大PUA——先给你造梦,再看你噩梦成真,最后说“都怪你自己不争气”。
如果民主真是万能药,为什么美国宁可让沙特王爷们继续专制,也不给亲儿子以色列搞一场“耶路撒冷之春”?评论区聊聊:到底是不敢,还是不能?
双悦网配资-正规实盘配资十大平台-中国十大股票软件排名榜-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